我们的利润去哪儿了?细数工地上的各种浪费
发布时间:
2020-04-14 10:07
来源:
新华网
施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,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经济效益的提高来开展,当前面对日益激励的市场环境,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经济效益,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,是我们公司目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。按照公司的现行管理模式,项目是成本中心,公司是效益中心。但现今在建项目成本的控制有许多问题,计划的利润都被无形的浪费消耗掉了,结合项目实际,工地上的各种浪费细数如下。
一、材料管理。1.监管不严,进场材料未及时进行检测,施工后不符合要求。2.材料领取不规范,造成钢筋、水泥及其他零星材料浪费或流失。3.材料随意堆放,未考虑施工及加工方便。4.未有技术交底或交底含糊不清,没有明确技术指标要求。5.未对每一工序的材料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(标准与差异分析)。6.现场管理人员对材料的价值认识不够。7.缺乏纪律,纵容粗心或不当的工作。8.搬运过程中,导致物料损坏。9.加工标准或规范未及时更新,导致加工材料不能用。10.施工过程中,施工不规范导致材料浪费。11.容许使用不适当的材料,如太好或太差。12.出现问题,不能追踪事故责任人,以致不能纠正。13.领取了材料,却未办领料或退料手续。14.缺乏有效系统防止材料外流、避免损失或被偷。
二、混凝土浇筑。1.砂石料生产质量不达标。2.混凝土拌合没有根据骨料实际含水量来调整用水量。3.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随意加水。4. 混凝土振捣过度或不够,导致返工。5.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。6. 模板加工不当,或加工标准不统一。7. 浇筑过程中,模板封堵不到位造成漏浆。8.模板安装撤除措施不够,导致模板重复使用率低。9.模板支撑体系不科学,导致模板变形或损坏。
三、施工工期。1.施工工序安排不当,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等待,或停工待料。2.现场人员缺乏对整体工作内容的认识。3.施工班组各行其职,缺乏整体协调。4.命令或指示不清楚。5.未能确实督导工具、材料、设备等应放置于一定处所。6.不应超时的工作,造成超时施工,如租赁机械设备计时。7.未检视每一阶段的工作,是否供给合适的工具与设备,如水电管线等。8.项目部对员工督导不力,工作散漫,效率低。9.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不足。10.缺乏施工经验的工人太多。11.纵容聊天、擅离工作岗位、浪费时间的坏习惯。12.疏于监督,工序衔接跟不上,造成施工空白期。13.员工的执行力跟不上。14.出现问题是,不能立即清查出原因,导致误工。15.不按规范施工,工程质量不达标,导致返工。16.与总承包方和监理方沟通不畅。
四、机械设备管理。1.缺乏整体调度计划,可用的机器未获得充分利用。2.疏于检查机器,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及避免故障。3.未定期检查——绳、皮带、链条、输送带、润滑系统等。4.缺乏定期清洁、维护。
五、安全管理。1.安全防护不到位。2.未按要求标上危险记号,并保持干净与易读。3.未建立良好的安全操作规程,不能长久地执行。4.缺乏必要的安全装配:如手套等。5.安全工作不到位,隐患多。
六、项目管理。1.办公用品采购管理混乱。2.无控制的业务招待费。3.没有明确标准的奖罚制度。4.人员变动导致的直接与间接成本增加。5.施工现场无关人员过多。6.物资采购环节不透明。7.缺乏与其他管理人员或部门的沟通、合作。8.对施工班组管控不到位,出问题互相推诿责任。9.现场财务使用建账不全,账目不清。10.公司制度执行不到位。
相关新闻
2023
09-19
2023
09-13
2023
09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