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工项目管理的“四大控制”
发布时间:
2019-11-22 09:58
来源:
新华网
施工项目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施工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。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做好进度控制、成本控制、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。
一、进度控制
在项目实施前,首先根据工程的特征描述和边界条件,编制可预见性和前瞻性的工程总施工进度计划。根据进度计划合理配置人员、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,确保投入的人、机、物满足工程进度需要。其次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分段或分项控制计划,制定季计划、月计划和周计划(必要时制定天计划),用周计划保月计划,用月计划保季计划,用季计划保总计划。依据周、月、季完成计划变化的情况,实施动态控制,以例会方式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总结学习,加强沟通协调,及时对计划偏差做对应的纠偏调整方案,保障工期目标的实现。最后根据工程进度计划,充分做好物资材料的供应,在产品规格、质量和数量上都必须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要求。同时,认真做好合同管理,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,是实现工程进度计划目标的关键;是做好满足物资材料供应的必要条件;是确保工程进度顺利推进的动力源泉。
二、成本控制
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盈利或亏损,是施工项目管理“四大控制”的重点和难点。成本管理的过程中,在保证工程安全、质量、进度情况下,充分做好合理成本控制的预算或估算,对生产所需的人、机、物资源合理分配,尽量精简管理机构,减少管理层次,节约施工管理费;时时了解市场信息,严格控制材料、设备采购的价格,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降本增效的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材料;做到按图施工,严把质量关,减少返工浪费。对各项费用开支进行指导、监督、调节和限制,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,对偏差迅速采取有效措施,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。同时,撑握工程项目的投资概算,提供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建议,尽量在不超设计概算投资下完成施工任务,降低经营管理成本。
三、质量控制
明确工程质量目标,编制质量管理计划,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,认真执行施工阶段质量“三控”工作。事前控制: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质量技能培训,及时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工作,并经常性地进行质量宣传和质量教育,强化质量意识,增强质量责任感,坚持“质量在我心中、质量在我手中”的主人翁质量观,让质量意识贯穿员工的每个作业行为。事中控制:层层把关、层层落实质量责任,强化过程质量管理,严格执行“三检”制度,保障质量体系运行正常,质量管理处于受控状态。事后控制:配合监理做好批、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检验工作;交工资料的审核;在工程发生质量问题时,查明原因,吸取教训,及时处理。
四、安全控制
项目工程生产施工的过程具有流动性大、施工环境复杂多变、劳动力密集且劳动强度大、露天及高处作业多和多工种交叉流水作业等特点,决定了安全控制是项目控制的重点之一。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管理制度,安全检查制度,安全教育制度和编制现场的安全施工方案,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设施投资到位。项目部必须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普遍检查,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,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,并召开安全文明施工专项会议,提出问题并落实解决方案。项目部必须抓好关键人员、关键部位、关键设备的安全。对特殊工种等关键人员要加强培训,做到持证上岗,对临边、洞口等关键部位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,对大型机械设备,安全员要天天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之前。
相关新闻